游历全国各地 他在新疆找到心灵的归属

□石榴云/新疆日报记者 张冬梅

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落在绿油油的农田里,焦栋栋便忙碌起来。他背着相机和无人机,快步穿梭在麦田、大片的向日葵间,找到最佳拍摄点后,细细捕捉着光线的细微变化,迅速按下快门。

焦栋栋,一名95后、音乐生、退伍军人,自幼和家人生活在深圳。热爱旅游的他,游历全国各地,到新疆后,他选择留在这里。

如今,他已在新疆工作和生活了4年,他的目标是利用各种平台,把当地特色农产品推广出去,让更多人了解新疆。

相遇即倾心

焦栋栋出生于甘肃天水,幼年时,父亲病逝,他和哥哥姐姐一起随母亲到深圳生活。凭借着对音乐的浓厚兴趣,他考上了湖北文理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音乐表演专业。大学时,跟着老师一起去乡间小镇采集民间音乐,那些曲调令他如痴如醉。毕业后,焦栋栋报名参军,2020年底退伍。

他喜欢到处走、到处看,先后到安徽、江苏、上海、北京、四川、云南等地旅游,边走边拍摄。“虽然是穷游,但很开心!”焦栋栋笑着说,他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地,边旅游边寻找自己的归属。

2021年,他背着包来到了自己规划的最后一站——新疆。从北疆到南疆,都留下了他的足迹,绵延的雪山、无垠的沙海、苍茫的戈壁、星星点点的绿洲,都让他为之震撼。

最让他难以忘怀的是,在前往库尔勒的火车上,邻座一位维吾尔族大姐主动给他递来了水果,看着对方真诚的笑容,焦栋栋心里暖暖的,他对这片土地产生了强烈的好感。一路上,他还看到上至七八十岁的长者,下至六七岁的孩子,都能歌善舞,他们面带笑容,舞步从容自信。渐渐地,他萌生了留在新疆的念头。

“从小向往田园生活的我,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。”2021年7月1日,焦栋栋购买了一套130平方米的住房,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22团落户。

梦想在这里点燃

“只要是我喜欢的地方,我就能生活得很好。”焦栋栋笑着说。因为是退伍军人,他入职了当地一个退役军人锻炼岗位,负责宣传工作。

在这里,焦栋栋用自己的摄影特长,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:郁郁葱葱的果林、水草丰茂的湿地、熙熙攘攘的巴扎、辛勤劳作的人们……在他的微信公众号里,有很多自己拍摄、剪辑、制作的反映当地团场生活的短视频。

2023年深秋,焦栋栋用无人机拍下了一幅让他感到震撼的画面:在广袤的大地上,河水蜿蜒流淌,在红柳等植被映衬下,犹如大树枝干一般,充满了生命的张力。他将这幅摄影作品起名为《大地之树》,后来作品获得了美丽中华——2023年度全国摄影艺术大赛自然风光摄影类金牌。

几年间,他的摄影作品先后获得“中国人的美好生活—2024全球华人新春摄影大赛”铜牌、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—第二届新时代全国生态摄影”一等奖、“大美中国——2024第六届全国旅游摄影大赛”特等奖等奖项。不久前,他还成为《人民日报》《经济日报》的签约摄影师。

除了摄影和给当地拍宣传片,焦栋栋还和同事们尝试通过直播,推介当地的特色农产品。“同事都是当地人,待人非常真诚。”焦栋栋说,大伙儿一起努力,一起携手奋斗,随着粉丝量增加,产品的销售渠道渐渐打开,冬枣、番茄、辣椒、小龙虾、吊干杏等特色产品都成了他拍摄的“主角”。

生活节奏与心灵完美契合

在节假日休息时,焦栋栋会去新疆各地走走看看。“之前我想把美的东西拍下来,现在我更想把真实的东西记录下来。”焦栋栋说,记录这里的风土人情、发展变化和许多的民族团结故事。

2023年“五一”假期,焦栋栋刚走入喀什古城,就被一场音乐会吸引,鼓声热烈、琴声美妙,悠扬的乐声飘过深蓝的夜空。他和其他游客停下脚步,寻找乐声的来源。音乐会结束后,他和塔吉克族歌手麦尔丹·艾力交谈了一番,发现彼此有很多共同的话题。

接下来的几天里,他们一起交流音乐,麦尔丹邀请焦栋栋去自己的琴房体验乐器,介绍爱好音乐的朋友与他相识,至今他们还经常在微信上讨论音乐。“这里原汁原味的音乐、好听的旋律让我特别着迷。”焦栋栋说,新疆民族音乐资源的丰富与厚重,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。

工作之余,音乐科班出身的焦栋栋不断进行音乐创作,将多元的文化元素融入自己的音乐中,谱写出不少作品。如今,他在网易云音乐注册的账号,演唱视频点击量已超过7000万。

在焦栋栋的影响下,哥哥焦乐也来到了新疆,从平面设计师转行成为新农人。他的母亲和姐姐,也多次来新疆看望兄弟俩,认同他们的选择,姐姐甚至把自己的微信地址也写成了新疆。

焦栋栋说,留在新疆,人和人之间相处简单而又真诚,白天做自己喜欢的事,夜晚坐在星空下,心灵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宁静与放松。“这里的生活节奏与我的心灵完美契合,这就是我喜欢的生活方式。”焦栋栋说,这里有自己的舞台,更有自己的未来。